金剛經(一合理相分第三十)白話文論述
.jpg)
如來佛怕須菩提,執見未泯, 不了般若真諦,未明法身應身之理。故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,設此比喻而破解之。 經文: 須菩提 。 若善男子、 善女人、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、於意云何。是微塵眾、寧為多不。 須菩提言、甚多、世尊。 佛曰: 「 須菩提 」 啊!若善男信女,將三千大千世界,碎分成為細微的塵埃,汝意下有何見解?以為多嗎?須菩提回世尊話說: 世尊啊! 以其非實的緣故,乃覺甚多。微塵眾雖是極多,卻無定體,起滅無常,有生有滅,終非實有。 經文: 何以故。 若是 微塵眾實有者、佛即不說是微塵眾。所以者何。 佛 說 微塵眾、 即非 微塵眾、是名 微塵眾。 世尊。如來 所 說 三千大千世界、 即 非 世界 是名 世界。 怎麼說呢?什麼因由? 就世界中論,實有者,惟此一合相。 一合相 「 既真性也 」 真性融成、渾然粹然、無二無雜、是為一合相。 。常住不壞, 一而不可分為二,合而不可析之 離, 如來說一合相,以等於真性之虛空。 一合相是 「 實相 」 之相,他是一個實際的 「 理相 」, 「非空非有 」 ,故 「 不可說 」; 不可以以言語來形容,既非一合相,強名之言。一合相之道,空而不空,妙不可言。 但【庸常(平庸尋常、凡夫俗子)】之人,錮蔽不明本性, 貪著眼前色中之六根 ,認幻緣為實境,種種著相,而不能悟也。 故要世人要六根清淨。才能有清淨法身。 節錄:星雲大師... 蓋應身不離於法身,猶如微塵不離於世界。 世界喻如法身,微塵喻為應身。 法身本如虛空,則應身更非實有。世界本如鏡花,則 微塵亦同水月。 微塵既非實有, 應身 世界亦非 實有也。 世界若是實有,即是一體, 即 是 一合相,既不能碎為 微塵之相也。 換而言之, 應身卽 非 實有, 法身 亦非 實有也。 法身若是 實有,既是一 相, 亦 是 一合相。